這一回,我們將先來稍微釐清一下此一系列所指的大前鋒與小前鋒為何。再來討論一下為何別人家大小前鋒都嘛可以雙挑的,但為啥到了爵士隊卻須如此涇渭分明。然後簡單列舉一些爵士隊現行側翼組的打法、以及側翼組在配合爵士系統時可能會出現的狀況。經由此一整理,或許能為我們在尋找「以大前鋒身份打爵士小前鋒」的合適人選時提供一些材料與靈感。


從基本面而言,籃球位置上的分野應該是看打法與所活動的地帶來決定,而不是看身高。於是活動地帶最靠近籃框、也就是最「中間」的那個人,便稱做「中」鋒,英文叫做「center」,更直接擺明就是中間的意思。
 
因為他站位最靠中,又最接近籃框,所以中鋒一度成為主流籃球思路中威脅最大的人物,而順此思路,其它四個球員的任務設定都是為了替中鋒製造更多優勢,進而從中鋒所形成的巨大優勢中取得利潤。


而所謂前鋒,「forward」,直譯就是「在前」或「往前」。故用最粗淺的講法來說應該是「中鋒以外的那四個人中活動地帶最靠前、也就最靠內、的那兩個」。
 
而這兩個前鋒當中,機動力較高的那個,他基本上的使命雖然是「在內線活動」,但因為他機動力強,所以可以不必一定得從內線「開始活動」。他可以跟後衛一樣從後場就開始運作,而一路運作到禁區(這也就是forward「往前」的意涵)。
 
當然他也可以規規矩矩地像個名符其實「前」鋒一樣,直接就「在前」拉開架勢。於是這個能裡能外機動力高的前鋒,他就學理上而言當然是前鋒,但他不是「非前不可」,所以產生一個「模稜兩可」的稱謂:「小」前鋒。


那有了「小」前鋒,自然就要有「大」前鋒了是吧?然而這其實只是我們使用中文的一個習慣,事實上在原文裡大前鋒稱作「power forward」。因此我們可知大前鋒他不見得要比較高大,但必須要比較有力。
 
其實這也不難理解。因為兩個「靠前活動」的前鋒中,較具機動力的那個(也就是小前鋒啦)他是比較動態遊擊的,他更多時候是「從後場到前場」的「往前」前鋒;而另外一個所謂的大前鋒當然就必須承擔大部份的「在前」活動,亦即直接在前場拉開架勢。
 
他最原始的使命是必須在前場幫助中鋒取得有利的「中位」,所以我們可以在傳統的籃球理論裡看到「大前鋒是苦力」、「大前鋒是中鋒的左右手」(這裡的「左右」手還真是貼切,就真的是在左右)等等說法,就是由此理路而來。


而這種在禁區生活的球路,靠的是什麼?對,身材,身材是其中一項,但並非真正夠完整的答案,最好的答案應該是「力量」。就像前面「史密斯任務」系列文章中說到的,許多小尺碼的大前鋒能打出優秀的績效,靠的就是力量,身體上的力量,以及心智上的力量。
 
只不過一般而言,你有更好的身材,可能就真的能有更好的力量,所以才漸次造成今日「身材決定論」的迷思。事實上,身材是力量的一部分,但力量不見得只有靠身材。好,扯遠了,總之老美當中還是有許多頭腦清楚的人才,所以他們不說「big forward」而說「power forward」,良有以也!


那麼我們現在稍微明白大前鋒與小前鋒這兩個概念當中的同中有異、異中有同之後,可以再把這些概念與爵士系統中的「長人組」與「側翼組」進一步做個結合了。
 
前面說到,中鋒,是主流籃球思維中被設定為球隊攻擊核心地位的那個位置,其它四個球員則或協助提高中鋒的優勢、或在中鋒的優勢蔽蔭下發揮。這款互動,與爵士系統的「1-4 set」實有異曲同工之妙。
 
只不過在爵士系統被設定為球隊進攻核心地位的那個位置不只是中鋒一個人而已,而是由中鋒與大前鋒所組成的「長人組」,整個系統運作的目標就是為這長人組製造最好的得分機會,而其它球員當然也能從長人組的威力之中獲益。


但是,根據爵士總教練Sloan的價值觀,他不十分贊同其它球員就這樣把長人組帶來的空檔給用掉。Sloan更希望其它球員在獲益之後,繼續拿這個獲益去威脅對手,進而使獲益擴大,或甚至再把這個獲益轉回長人組身上。
 
換言之,這就是「錢滾錢,利滾利」,把空檔越做越大,把對手防守陣形越拆越散,一路運作到最好的機會再出手,理想狀況下此時應該會發生靠近籃框的輕鬆上籃,十拿九穩。
 
這,才是現今爵士系統的最高指導方針(當然在實戰中不可能那麼順利,所以Sloan也發展出許多變招,但這與本文關係較遠,以後有機會再說)。


簡單舉一個例子:在爵士比賽中我們常能看到Deron與Boozer在高位進行擋拆配合,這是「1-4 set」一個常見的起手式。而本系列第一篇也說過,在此「擋後拆開」的短暫時機內,會因狀況不同而在Deron或Boozer身上出現空檔。
 
如果此時擋後拆開的是進過四次170俱樂部的Stockton、或是生涯得分排NBA史上第二的Malone,這樣的空檔或許就夠了。但Deron與Boozer可能覺得不夠,因此我們常會看到在一次擋拆之後Boozer欲往禁區切卻發現路線不佳,於是回身繼續與Deron再擋再切。
 
如此反覆個兩三次,中間或許還換個一兩次方向,將對手的防守球員攪在他們兩人之間,一下繞前、一下換防,忙碌而混淆不堪,造成對手防守陣型散亂,而終於使這「一團人」到籃框之間被清出一條好走的路線。


此時Boozer要再往籃下切而獲得Deron送球得分就十分輕鬆了。而有時甚至Boozer還只是佯切,反讓側翼組的Harpring從斜刺裡空切到罰球圈附近接球上籃。
 
有時候此時側翼組空切進來的是Giricek,以他的球風他應該會選擇在罰球線附近接球騎馬射箭投掉,不過你知道Sloan會比較希望他上籃,於是雖然Giricek此時跳投與運進去上籃的把握性其實是一樣高的,但就是這樣的差別令他不被Sloan信賴。
 
又或者此時空切進來的是側翼組的Kirilenko,因為Kirilenko上季打得有點悶,又對自己的得分能力喪失信心,所以在此時我們反而不常看到他利用這機會得分,更多時候他是運一下、便把球短傳給後面擋完後拆往籃下跟進的Boozer得分。上季看到Kirilenko不少妙傳鏡頭,其中許多皆是由此而來。


以上看到三個側翼球員,三種風格,他們的選擇其實都是非常合乎「1-4 set」的戰術精神的,但因為Sloan個人的戰法偏好,使得他對Harpring重用最深,對Kirilenko還可接受,而對Giricek就比較保留了。
 
又扯遠了,總之這就是爵士系統中不輕易把球打掉、反而耐心擴大戰果製造更好機會的常用手法,及其後續變化。
 
在此例中最早獲益的實是長人組的Boozer與控衛Deron,但兩人都沒把空檔用掉(嚴格說來應該是Deron在看到空檔之後選擇不把空檔執行出來,故曰爵士系統深深倚賴控衛,就是這個意思),他們反而是利用Boozer的得分威脅性,讓對手的注意力全放在這擋拆二人組令人眼花繚亂的無限段擋切上。
 
而此「無限段擋拆」就是所謂把「獲益擴大」的實際手法,最後終於使對手陣型散開,此時不只是Boozer獲得空檔,至少還有兩位側翼組的球員也能獲得很好機會,故曰此時的空檔早已不可與第一次擋拆之後的短暫空檔同日而語了,這就是爵士系統的精神,也就是傳說中爵士隊「只要不自私,肯跑動,一定會有你機會」的風格的來由。


然而此處我們也可看出爵士系統中大前鋒與小前鋒一字之差差之千里的隔閡:
 
本篇前面說到,原本籃球位置分野中的「前鋒」是相對於站中位的「中鋒」所產生的,而大前鋒「在前場」以力量幫助中鋒,小前鋒則以他「往前場去」的機動力幫助中鋒。
 
不過爵士系統裡大前鋒與中鋒同組了,如果可以的話他們都應該會被設定在中位,一定會從其它球員那裡得到幫助,但不見得一定會去幫到其它球員。


就以剛才那個例子來說,控衛才過半場,陣式才剛拉開,Boozer(長人組)理論上就得到一個空檔了,而側翼組要得到好機會,還必須「看控衛與長人組的臉色」,他們決定把空檔保留並擴大,側翼組才有空檔。
 
然而就算側翼組有空檔,這個空檔原始設定也不是給側翼組的,而是給擋拆完切往籃下的長人組員的,只不過上面例子是側翼組機靈,覷準機會從斜刺裡殺出,再加上控衛「賞臉」把球給過去,千辛萬苦,才摸到球。
 
Kirilenko念茲在茲的「想多參與一點進攻」恐怕就是根源於此類狀況而發。側翼組成員在爵士系統中必須非常積極,但是能獲得機會與否、卻非常被動。


剛剛的例子舉的還是罰球線與籃下間出現空檔,因此這時機任何人切進來之後拿球出手都不會被責備。但有時候「擴大空檔」的點是出現在外線,此時側翼組的處境又是另一番難處了。不過這段故事,我們下回再說。
 
下一回,我們將從身為側翼組的Kirilenko在外線接獲空檔時的困境講起,進而整理出一些「當一個大前鋒在打爵士隊小前鋒」時主要的不利項目。
 
而根據這些項目,我們或許可以設定出一些條件,好讓我們能夠來試著物色出那些「能在爵士系統中做好小前鋒工作的大前鋒」。
 
(未完待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ctu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