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Craig Smith這個名字,您有什麼想法?什麼、沒聽過!不要這樣啦。他是2006年明尼蘇達灰狼隊用第二輪第六順位選進來的球員。換句話說,他是個相對弱勢的二輪新秀,NBA資歷才剛滿一年。而他的母隊灰狼也才剛度過了個盪氣迴腸的夏天,因此目光焦點不在他身上,其實很可以理解。不過爵士隊向來是支缺乏目光焦點的球隊,因此爵士迷會把目光焦點放在聚集不了目光焦點的人事物身上,並不足為奇。


今天休季期間是灰狼隊的多事之秋。最大的目光焦點事件自然是他們送走了多年來的王牌Kevin Garnett。
 
這位Garnett從高中畢業後就來到灰狼隊,一待就是12年。12年來都是灰狼隊的中流砥柱,立下豐功偉業無數,甚至說灰狼隊曾有的所有榮耀都與他有關也不為過。
 
怎奈正如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一樣、天下也沒有不散的筵席:Garnett年華漸老、希望到一支有競爭力的球隊;而灰狼隊打算掌握一些年輕的資源,再起爐灶。於是今年夏天,這兩造當事人終於是轟轟烈烈地和平分手了。


Garnett被送到波士頓賽爾提克隊,換來一票優秀的年輕球員:有飛人Gerald Green、紮實前鋒Ryan Gomes、以及正要展開爆炸性成長的高個兒Al Jefferson等等。
 
其中、則以同為高中生投入NBA、而今年即將邁入NBA生涯第四年的大前鋒Al Jefferson最被看好能接下灰狼新一代扛壩子的班。
 
其實除了這票來自賽爾提克隊的年輕好手以外,明尼蘇達灰狼隊自己也在過去兩年間透過選秀屯積了一些出色的年輕天份:
 
有2005年、來自NCAA冠軍北卡大學的Rashad McCants。2006年第7順位、入選當季新人第一隊的Randy Foye。還有今年第7順位、同樣來自NCAA冠軍不過是佛羅里達大學的Corey Brewer。頓時灰狼隊看來真是才華洋溢,而且(大學籃壇的)眾星雲集。


在這種情況下,Craig Smith,這位曾經不受重視、但後來一度亮麗、不過又因著大交易案的耀眼光輝而黯淡下來的名字,更是益發沉默了。
 
不過或許沉默才是真正切合他的初衷。
 
Craig Smith其實也是來自波士頓,不過不是波士頓賽爾提克隊,而是大學籃壇的波士頓學院(Boston College)。波士頓學院在美國大學籃壇並不算強校,不過卻總能出產外表不起眼但表現紮實的球員。
 
一種說法是波士頓學院附近有傳統強隊康乃狄克大學與雪城大學,在招募新血的時候很難與這些一流強隊去競爭一流人才,於是波士頓學院發展出自己的相應策略:就是去尋找那些、因為身材劣勢或天資平凡所以不被強校看入眼的球員們,從中挑選出態度良好、性格堅毅的可造之材。
 
而這個部分的成功,有很大一部分必須歸功給波士頓學院總教練Al Skinner的慧眼。他的代表作之一,就是來自明尼蘇達的Troy Bell。


Troy Bell是土生土長的明尼蘇達人(也就是灰狼隊的所在地),身高只有六呎一,打的卻是得分後衛球路,這種模板別說NBA了、連在大學籃壇都是吃不開的。所以他高中畢業後乏人問津,連他家鄉明尼蘇達大學都不願招募他。
 
查此明尼蘇達大學並不算什麼強校,我們前幾篇「三年一嘆」時曾經說過、2004年爵士隊第一輪第14順位的新秀Kris Humphries,就是來自明尼蘇達大學的。
 
這Humphries是明尼蘇達的籃球英雄,高中畢業後本有名門強校杜克大學提供邀請,但他考量到杜克高手如雲,去了恐怕沒什麼發展空間,於是決定留在家鄉為明尼蘇達大學的效力,幾乎破了校史上所有能破的紀錄,後來進入猶他爵士隊。
 
結果造化弄人,他原捨杜克而留明尼蘇達、本是因為不願在杜克坐板凳,誰知到了爵士隊後,他終究還是在杜克校友Carlos Boozer後面把板凳坐穿。在爵士待了兩年、暴龍待了一年,目前為止還沒混出什麼名堂。


明尼蘇達大學史上最強球員到NBA都打成這個樣子,而前面說的那位Troy Bell則連明尼蘇達大學都不要他。就在這個時候,波士頓學院來把他撿走了。細心培養之下,讓他以六呎一的身高打得分後衛,還成了波士頓學院校史上的得分王。
 
最後他投入NBA選秀,當時他家鄉球隊明尼蘇達灰狼隊曾經對他十分有興趣,找他去做了兩次測試,發現他體能很棒,尤其垂直起跳能達41英吋,當時眾家預測灰狼如果選得到他、一定會選他。
 
結果,灰狼選不到,Bell早在第一輪第16順位被波士頓賽爾提克隊選走:波士頓的職業球隊、選了來自波士頓學院的球星,本來很美,不過賽爾提克隊選了他後馬上把他送到灰熊隊去,換來Marcus Banks。
 
附帶一提,這Banks後來也打過灰狼隊,總之賽爾提克跟灰狼常有許多東西都搞在一起就是了。


當然你可能會說我Troy Bell這個例子舉得不好,因為事實上Troy Bell在灰熊隊打得非常悽慘,一整年只出戰「6」場比賽就消失在NBA了,於是你或許會說、波士頓學院的「點石成金」充其量不過是讓波士頓學院自己用來順手而已,不保證該球員本質上的能力,這樣的東西,在大學籃壇說不定還真的可以靠努力來彌補,但在NBA是否終究依然不行?
 
那麼這邊再舉個波士頓學院校友的例子,就是1994年灰狼隊(又是灰狼隊)在第二輪(又是第二輪)第3順位選來的Howard Eisley。


這Eisley六呎二吋,控球後衛,在灰狼隊表現平平,新人球季才打到一半就被塞到馬刺隊去,在馬刺隊更不受重用,平均上場時間甚至只有在灰狼時的四分之一。於是在球季結束之後,馬刺也不要他了,眼看就要步上他「學弟」Troy Bell的「後塵」,然而就在此時,爵士隊出來接手了。
 
前面說過波士頓學院是用努力來補不足,是用良好的態度與堅毅的性格來兌現出戰力,而這點,正好跟猶他爵士隊的傳統精神不謀而合。故爾這Eisley,便是在爵士隊砥礪茁壯,從而達到生涯的高峰。
 
他在爵士隊從1995年待到2000年,當然不可能先發,因為爵士先發控衛是傳奇球星John Stockton。不過Eisley板凳可不是白坐的,他拿出在波士頓學院那種樸實自律的精神,用心鍛鍊,努力學習,什麼髒活苦活就是咬緊牙根去硬幹,在爵士五年期間,有三年全勤,上場時間、得分、助攻、種種數據皆每年遞增,最後三年更是平均每場都可以上場超過20分鐘,不但是爵士隊與公牛隊爭奪冠軍那兩年之主力替補控球,更儼然有Stockton接班人的架勢。


不過他「羽翼漸豐」之後,似乎不太願意做這個「不知道什麼時候才會退下來的老怪物Stockton」的替捕,於是跑去達拉斯小牛隊,打了一年也是全勤,先發40場,平均每場出賽將近30分鐘,是生涯最高。後來被紐約尼克隊「重金」挖角,在尼克隊第一年因為受傷只出賽了39場,不過隔年傷癒,不但又打了個全勤,還成為尼克隊的不動先發控球後衛,到此他可說是達成了生涯成就的最高峰。
 
後來,他被交易到太陽、失去先發地位。隔年回鍋爵士,那年是2004年,Stockton退休已經一年,原本被看好的Stockton接班人一個傷勢難癒而回西班牙,一個與教練不合被交易,於是Eisley這位「前任」的接班人臨時被叫回來頂一下爵士的後場,這一頂就是一年,還頂出了個26勝56敗的難堪戰績。
 
隔年,「正牌」的接班人Deron Williams入隊,爵士已經沒有Eisley的位置了,他跑去快艇與金塊各打工個十幾場、就消失於NBA了。


這個例子,應該比較有說服力了吧,一個來自「弱校」的二輪選秀,在NBA一開始也很不順遂,不過最後卻在此生存了12年,在西區冠軍隊打上主力替補,後來分別受到兩支不同的球隊重傭,甚至打上穩定先發。
 
其中脫胎換骨的關鍵,當然是在爵士隊的那段時間。而正巧爵士隊訓練球員的價值觀,又恰好與其母校波士頓學院十分契合。
 
(未完待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ctu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